城市数据团|“第一次冲击”,我们真的准备好了吗?
如果中国和世界其他地区一样经历一次新冠疫情的群体感染,会有什么样的后果?数据团使用了目前为止最完整的公开数据,试图对这个问题进行回答。
【网络民议】豆瓣|没有寄的信
“我总是在想,为什么这三年,一直都没有真正好的文学作品去记录和描述?… 今天读到了王占黑写的小说,形式是给这个叔叔的几封信。阅读的过程依旧令人极度痛苦,我们都知道那些生活细节背后是什么,这些信是一份记录,是一种倾诉,也更像是一种告解。”
枪稿Z|中国电影别躺平?明明这是被铲平了好吧!
主旋律——这个当下中国电影唯一还没躺平的片种,也许很快就将等来彻底躺平的观众。
【404文库】财新|广州南沙体育馆方舱一名新冠感染者自缢身亡
刘睿还记得,11月17日下午,小雅得知丈夫也确诊为新冠感染者,心情变得很低落。’‘她说过年老家也不想回老家了,留在广州,怕感染了这个病毒回老家被人说闲话。“刘睿说。
三联生活周刊|意外滞留乌鲁木齐105天,我终于离开了
8月10日,乌鲁木齐宣布全城静默,至今已有105天。7月底,小齐一家四口跟着旅行团来到新疆旅游。接到封控消息后,旅行团选择马上离开乌鲁木齐。小齐却在出乌鲁木齐火车站时发生意外,腰骶骨折,左侧身体大面积软组织挫伤。因此,她不得不独自留在医院….最终滞留乌鲁木齐105天。
阜成门六号院|不要浪费掉时间窗口
我们一定要避免社会资源被提前过渡消耗,国民信心被过渡消耗,导致的无秩序破防,这样的话,窗口期将被浪费掉,过去巨大的抗疫付出也成为“沉没成本”。珍惜来之不易、代价巨大的时间窗口,避免无秩序的破防。
阿罗汉不约|重塑认知才能走出疫情
走出疫情不是不管疫情。不必争论躺平还是清零。实际上行动是从0到1的连续实践。绝非不是1就是0的理论之争。人们在清零还是躺平问题注定无法达成共识。因为当实体问题抽象为虚化的概念之后,它就变成了价值观问题。而价值观不用争论,因为它是一种信仰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