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为何中国女性的生育意愿比男性低?
作者:中华之鹰01
日期:2023-07-16 11:53:59
内容:

原题:为何中国女性的生育意愿比男性低,欧洲国家则相反

​​近年来,国内的一些生育意愿调查结果显示,生育意愿有着明显的性别分化,女性的生育意愿比男性更低。下面举一个例子:

2021年1月14日《文汇报》报道:从2020年初开始,文汇报社与复旦大学合作开展中国人口发展研究社会调查。这个调查是上海市教委科研创新重大课题“新时代中国人口发展战略研究”的组成部分。2020年度的调查工作主要聚焦于托育托幼和生育友好型社会建设相关问题。自6月开始以来,共收到调查问卷7280份,经过数据清理的最后有效问卷在6139份。

 

在对“您认为一个家庭通常几个孩子最为理想?”的回答中,女性持“不要孩子最理想”观点的占 9.2%,而持该观点的男性仅占3.4%。女性持“不打算生孩子”生育态度的比例为13%,显著高于男性比例(4.5%)。在“您未来几年内是否有生育的计划?”这个问题上,女性认同“没有”、“计划5年及以上再生育”、“没想好”比例分别为57.9%、2.3%、7.3%,均高于男性持相同观点的比例,分别是47.6% 、2% 、6.1%。可见更多女性选择没有生育打算或者推迟生育。总体而言,女性比男性生育意愿更低,女性比男性更不打算生孩子。

 

不但女性的生育意愿比男性更低,而且女性的结婚意愿也比男性更低。例如,2021年10月8日澎湃新闻报道:婚姻是家庭的纽带,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婚姻家庭和谐事关民生幸福和社会稳定。“Z世代”(指1995—2009年间出生的一代人,也被称为“互联网世代”)青年是未来10年结婚的主力军,他们的婚恋意愿值得关注。鉴于此,共青团中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课题组针对2905名18~26岁的未婚城市青年,通过问卷调查、深度访谈等方式,围绕他们如何看待恋爱与婚姻,婚恋意愿的背后存在哪些担忧等进行了深入调查,并就如何帮助他们正确认识和对待婚恋问题提出对策建议。调研中,对“你将来会谈恋爱吗”的问题,12.8%的青年选择“不谈恋爱”,26.3%的受访者表示不确定。对于“你将来会结婚吗”,25.1%的青年选择“不确定”,8.9%的青年选择“不会结婚”,即有34%的青年不再认为结婚是一件理所当然的事。此外,有近三成受访青年从未谈过恋爱。进一步分析发现,女性的结婚意愿明显低于男性。女性表示“不结婚”和“不确定会不会结婚”的人数占43.92%,比男性多出19.29%。女性表现出更加强烈的婚姻犹疑态度。

 

然而,根据经合组织的调查数据,欧洲国家的女性生育意愿普遍高于男性。下表是部分欧洲国家2011年15-64岁男性和女性的理想子女数:


 

图片

 

从上表可以看出,法国男性的理想子女数为2.24个,而女性的理想子女数为2.52个;英国男性的理想子女数为2.14个,女性的理想子女数为2.32个;德国男性的理想子女数为2.08个,女性的理想子女数为2.22个。

 

为何中国女性的生育意愿普遍低于男性,而欧洲国家的女性生育意愿普遍高于男性?至少有以下两个原因:

 

第一,欧洲国家普遍实行补贴生育的政策,大大减轻了家庭育儿负担。例如,根据经合组织的数据,2017年法国、英国、德国用于家庭福利的财政支出分别占GDP的3.6%、3.23%和3.17%。而中国目前补贴生育的力度太小,抚养孩子的成本过高。

 

第二,欧洲国家3岁以下孩子的入托率远远高于中国。根据经合组织数据,2017年3岁以下婴幼儿的入托率,法国是56.3%,英国是37.7%,德国是37.2%。而根据2021年7月21日国家卫健委人口家庭司司长杨文庄在新闻发布会上给出的数据,我国3岁以下婴幼儿入托率仅为5.5%。许多中国女性不敢生孩子的主要原因之一是,三岁以下孩子的托儿服务严重缺乏。由于中国的女性劳动参与率比较高,当今中国很多夫妻都是双职工,如果夫妻双方在小孩三岁之前都必须参加工作,摆在他们面前的只有两个选项:一是由家中老人来帮助看护。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退休年龄的延长,很多中国老人未必愿意将自己的退休生活的很大一部分投入到看护孙辈的责任之中。二是长时间雇佣保姆。但近年城市保姆价格飞涨,雇佣全天看护孩子的高价保姆已经超出了很多城市白领的经济承受能力。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缺乏3岁以下婴幼儿托育服务,许多职场女性只能选择不生孩子或只生一个孩子。


返回列表 网站首页